西北經典系列

[西北經典系列‧九鐵/港鐵]#39 八達通面世前多程票-輕鐵月票

背景

輕鐵在1988年9月正式通車,當時輕鐵有為常客提供多程車票優惠。最初推出輕鐵月票,以及學生季票。前者所有乘客均可購買,而後者方面,全日制學生需要先向輕鐵申請「輕便鐵路學生乘車證」,購買時必須出示該乘車證。

當時輕鐵月票除了可以在輕鐵客務中心購買外,九鐵還找了多個商號代售,在屯門及元朗區的OK便利店、7-11便利店,以及屯門、天水圍及元朗八佰伴顧客服務中心均可購買。而學生季票由於只限有「輕鐵鐵路學生乘車證」才能購買,因此只在輕鐵客務中心發售。

月票及季票持有人可在該月或該季無限次在車票有效收費區內乘搭輕鐵、輕鐵接駁巴士及輔助巴士,唯不可用於乘搭特快巴士(K1X和K2X)。乘搭輕鐵時如遇客務助理查票,乘客必須出示有效月票或季票以供查驗,而乘搭巴士時,在上車時向車長出示有效月票或季票便可。

到了1993年5月,輕鐵推出星期票制度,分別為一周及四周有效,有效期由發售當日起計算7天或28天。如購買一張四周有效的星期票,會比分開四次購買一周有效票便宜,而四周有效的星期票車費會比月票接近(而四周星期票有效期為28天,而月票有效期最多為31天,因此四周星期票的費用比月票稍低)。星期票使用方法和月票及季票一樣。星期票只在五個輕鐵站月台設有售票機,乘客在售票機購買後即可使用,而車票上會印有最後有效日期。星期票在1997年9月,八達通正式啟用後停止發售。

上述車票以有效範圍而言分為兩種,一種是「全線通」,而另一種是在連續三個收費通行的。最初以上車票分為成人、學生及小童(供3-11歲人士使用),而供65歲或以上長者使用的特惠月票在1992年5月開始發售。

三區通行票-屯門通/中央通/元朗通

連續三個收費區有效的月票,分為第1-3收費區通行的屯門通、第2-4收費區通行的中央通,以及第3至5收費區通行的元朗通,適合經常乘搭中短途車程的乘客。如乘客持此三種車票需要前往收費區外的範圍,必須在到有效範圍盡頭補購往目的地的單程票,或是在有效範圍外購買前往最接近的有效範圍收費區的單程票。而乘搭接駁巴士或輔助巴士時,亦只能乘搭該收費區有效的範圍的路線。

根據輕鐵當年的票務安排,屯門通、中央通及元朗通車票在星期日及公眾假期可當作全線通使用。換言之,持有人在假日即使需要往月票有效範圍外的收費區,亦無需補購單程車票。同時,所有月票可在假日乘搭任何輕鐵接駁巴士及輔助巴士。

初時三區通行的月票有分為成人、學生及小童版本,而小童版本在1990年左右停止發售,只發售全線通。而1992年開始新增的長者月票及星期票亦不設三區通行種類,只發售全線通。

全線通

為方便經常來往屯門及元朗的常客,輕鐵設有「全線通」多程車票,可在有效期內在整個輕鐵網絡無限次乘搭,以及乘搭任何輕鐵接駁巴士及輔助巴士。而小童及長者票則只設有全線通,因此特惠票乘客如只經常乘搭短途車,未必可以回本(小編試過有時是未能回本的,即使當年需要乘車上下課)。

設計

當年月票的底色,屯門通為藍色,中央線為紫色、元朗通及綠色,而小童全線通最初為橙色,但1991年7至12月卻變了黃色。月票會印上有效月份和年份,並會以大數字以強調有效用份。背景圖案為輕鐵列車。

月票在1992年轉換設計,由1992年開始轉用上圖的設計。屯門通、中央通和元朗通的代表色仍然不變,但小童全線通改為以啡色作主色。1992年和1993年的月票,背景是輕鐵列車、標誌或工程用車。另外,新設計會在車票背面列明該票有效範圍。

由1994年起,輕鐵月票的背景圖案改以其他主題,主題每年會更換一次。1994年的主題是屯門和元朗區的特色地標和建築物,車票會列明背景圖案名稱。

1995年則以植物為主題。

1996年就以魚類為背景主題。

而1997年以雀鳥類為主題。

八達通推出,取消輕鐵多程票

八達通在1997年9月正式啟用,乘客持八達通乘車時在上車前在入站收費器確認,再在下車時在出站收費器確認,無需排隊購買單程車票,過程更快更方便。輕鐵提供四個月適應期,之後改以「多用多付」原則,此舉企圖想使一直虧蝕的輕鐵「轉虧為盈」(但最終失敗)。輕鐵先在1997年9月停止發售星期票,而月票和季票在1998年1月起停止發售。

在取消多程車票的同時,輕鐵推出「個人八達通」,主要是八達通卡上會印有使用者姓名以及照片,並只限該持有人使用。在1997年時,輕鐵乘客如想申請「個人八達通」,需要在輕鐵客務中心進行申請手續,並在申請當日出示該月有效的輕鐵月票,而輕鐵月票的限制在1998年取消。同時,輕鐵為持有「個人八達通」的乘客提供車費優惠,優惠如下:

使用「個人八達通」乘車的乘客,每乘搭1角車費會賺得1分個人八達通積分,而當在限時內到達某個積分水平,可以在下一個輕鐵車程獲得車費優惠,詳情如下:
(1) 成人八達通乘客在六天內乘搭滿$30(即300積分),下一程自動獲得$3的車費扣減;
(2) 小童或長者八達通乘客在六天內乘搭滿$15(即150積分),下一程自動獲得$1.5的車費扣減;及
(3) 學生八達通乘客在四天內乘搭滿$12(即120積分),下一程自動獲得$3.4的車費扣減。

當中成人及小童/長者車費扣減優惠至今仍然維持。至於學生八達通優惠,由於兩鐵合併後,港鐵在2008年9月底開始把原地鐵路線實行的學生優惠擴展至原九鐵路線的本地段,包括輕鐵和新界西北的港鐵巴士,車費等同特惠車費。因此,學生八達通的車費扣減優惠已被港鐵的新學生優惠取代。

輕鐵月票的變相翻生-西鐵全月通

西鐵在2003年12月20日正式通車,由於通車初期客量極低,九鐵為改善載客量,除了在2004年7月和12月分別推出全日通類車票外,還在2004年8月推出西鐵「全月通」。西鐵「全月通」可在購票當月(以月曆月份為準)無限次乘搭西鐵、輕鐵及新界西北的九鐵/港鐵巴士,包括不設西鐵轉乘優惠的A73K2P線。此舉無疑使已停止發售的輕鐵月票變相「翻生」,讓乘客可無限次乘搭輕鐵及巴士,乘搭輕鐵更沒有平常的轉乘優惠時,輕鐵車費不可高於某水平(最初為成人車費$3.9)的限制。換言之,除了2005年7月開始,西鐵「全月通」改為紀錄在八達通,在乘搭輕鐵需要做出入站確認外,功能和以前的輕鐵月票無異。

西鐵「全月通」優惠至今仍繼續推行,並在2009年配合九龍南線通車而分為「屯門-南昌全月通」及「屯門-紅磡全月通」,再在2013年7月改為「加強版」。由全月通有效範圍來往非有效範圍,最初需繳付非指定範圍的全費,由美孚、南昌、尖東及紅磡站(後兩者只限屯門-紅磡全月通持有人)至非指定車站的目的地車站中四者取其低計算,而在2013年「加強版」全月通推出後,相關收費改為非指定路段收費的75折計算。在2014年9月開始,星期一至五(公眾假期除外)早上7時15分至8時15分間在指定車站出閘更可同時獲得「早晨折扣優惠」。